“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”,百年前的大仲馬一語道出了“分享經濟”的真諦。如今滴滴出行、優步、Airbnb這些新興商業模式正不斷在深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。這種以閑置資源換取經濟收益的模式在改變傳統產業格局同時,推動和開創了互聯網經濟的新業態。
從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首提“分享經濟”,到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到 “促進分享經濟發展”“支持分享經濟發展”,再到十三五規劃綱要強調“積極發展分享經濟”,“分享經濟”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關鍵詞。馬化騰認為“閑置就是浪費、使用但不購買”的新消費觀念逐步盛行。利用更少的資源消耗,滿足更多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,為綠色發展、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。目前,中國有龐大的人口作為市場支撐,有政府政策的扶持,在中國分享經濟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。當然,現在分享經濟還面臨著諸多問題:1、對于分享經濟的監管,仍然堅持傳統行業的管理理念,還需要通過牌照等方式管理。2、征信制度等配套制度還不完善。公安、工商、稅務等政府征信系統難以與平臺企業現象有效對接,使得平臺企業對服務提供者的資質審查存在一定的風險和漏洞。比如今年8月份深圳發布一組數據,全是網約車司機有兩千多人身份異常,網約車輛有六千多輛車況異常。這些都給分享經濟的安全性帶來了一定隱患。3、基礎設施能力不足,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雖然已增長至50.3%,但與發達國家的80%以上還存在很大差距。移動寬帶在城鄉、不發達地區發展的還不夠平衡。這影響了社會參與程度。為此,我國還需要進一步普及分享經濟的理念和價值,完善分享經濟數據統計機制,為政府決策提供精準數據分析。在監管層面還需要堅持包容性治理,營造開放包容的監管環境。在配套制度方面,還需要完善信用機制、社會保障和福利機制,加快建設分享經濟所需的基礎設施。
運輸和倉儲是物流的核心環節,物流企業也可以參與到分享經濟的行業中來。通過平臺的建立,對運貨商和貨車司機進行資格認證。平臺實時發布運輸信息需求。這種共享運輸的模式,既可以幫助貨車司機充分利用空余空間,提高收益,運貨商又可以監控貨物運輸途中的狀態,降低成本。另外,物流企業一般具有較大面積的倉儲庫房,其屋頂可以充分利用起來,通過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,不僅可以實現單位用電自足,多余電量還可以賣給電網公司。但是,太陽能發電系統初期投資較大,使用期間維護、折舊也要有一定的資金投入。所以,國家還需要出臺一些扶持政策,通過分享經濟促進企業和環保的協調發展。
分享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,我們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斷受其影響和改變。人盡其能,物盡其用,在實現資源最大循環利用的過程中實現我們更美好的生活。